中澳铁矿石长期∑合同的年度谈判进入“非常”时刻,促成了中方与力拓“全新”价△格的达成,而随着澳方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的继续“攀升”,钢铁企业的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分●析人士指出,这也将使下游产业的成本受到直接影响。
“威胁”下的妥协?
按照惯例和早年合々同的约定,每年4月1日,铁矿石生产商和钢铁生产企业就应该执行新年度的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届时如未能☆达成新的价格,谈判可延长,供应方继续按照去年价格供应铁矿石,达成协议后“多退少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矿山企业签订的合同中,都有一个“最后期限”的约定,即在这一期限以√后,任何一方都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停止供货或◢者收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内部人士昨天记者,对于中国的大多数钢厂来说,这一期ξ限基本上都是6月30日,而日本钢厂的合同中规定的期限一般是9月30日。
于是♂在进入6月后,澳方矿ζ 山企业多次“扬言”如果在“大限”之后供需双方仍未达成协议,就会将铁矿石转向价格更高的』现货市场销售。而在此前,必和必拓更是向市场推出了建立铁矿石价格现货指数的建议,希望今后的一年一度的谈判被“现货指数”取代。
据记者了解,与确定一定程度上更高的长期协议价格相比,中方更←担心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长期供应合▆同被取消,这样,传统的铁矿石长期谈判定价机制和供应机制也将彻底被打破,这也正是中方“妥协”接受了力拓所要求的更高∞价格的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也在参加钢铁会议期间公开表示,中方与澳大利亚企业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希望能在6月30日前完成。
在公布与力拓的谈判结果后,宝钢方面昨天也一再强调“传统的定价机制”,称为了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Ψ ,保持上下游的长期友好合作,宝钢和力拓公司才最终达成△了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
不过,联合金属网的分析师胡凯则指出,澳方矿山企业也不愿意←打破长期合同协议和定价机制,因为外界普遍预期2009年或者2010年,全球铁矿石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澳方不应该因为一年两年的利益而把未来十年的利益断送。
上一页12 下一页